一直以来对于美国的小费文化不太理解,尤其对于不是那个文化里的人来说,更是不理解,服务那不是应该天经地义的么,如果服务必须付小费的话,我基本上就不会去消费了。但是最近看到一篇文章,让我对这个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额外说一点自己为什么会专门记录这两个话题,是因为大道至简的原因,因为说的太清晰明了了,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。
小费文化
先大概从记忆的点力概括一下,基本上是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解释的。
- 如果是单次消费的话,服务员和客人都基本上遵从差服务和最低小费,这样的默认选项,这是两者的最优解。这是目前的现状,人的活动范围大了之后,这种单次消费场景会多起来。
- 如果是多次消费的话,服务员和客人都基本上遵从好服务和最高小费,这样的默认选项,这是两者的最优解。尤其是时间多、次数多之后,你的服务相当于定制化了,这部分费用。这个涉及到小费的起源了,以前人的活动范围很小,交通不便利,一些人一辈子也就是在自己的城镇里度过,所以都是老服务员老顾客,这个时候倾向于给多点小费来获得好的服务。
消费不振
国内么总是说提振消费,但是好像效果都是一般,这个观点倒是让我有了新的认识。
- 以生产税为主的税收体系,已经决定了不是消费为主的体系,肯定会导致产能过剩和消费不足。企业要交增值税,这个税是经历一次流通可能就要加一层税,从原材料到最后的终端产品,增值税可能要收几次,每次会有抵扣项。这就导致不管最后这个产品能不能卖得出去,国家已经收到的了足够的税费,所以根本不管能不能卖得出去。
- 以消费税为主的税收体系,这个终端产品没有卖掉,税收主就没有收到税,卖掉才有税收,这就导致国家层面会用尽各种办法促进消费。